外贸鞋子直播间男士与外贸鞋子

许多传统代工的中小型工厂参与到跨境电商中来。

林美祥开启跨境电商直播。

“世界女鞋看中国,中国女鞋看惠东。”“全世界每4个女人中,就有1个穿惠东鞋”。以生产时尚女鞋为主,惠东制鞋产业如今已成为该县重要支柱产业。在新形势下,面对成本上升、疫情等各种困境,惠东鞋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之路。通过跨境电商、加大产品研发与创新、培养人才、科技赋能等方式,惠东女鞋在“危”中寻机。

跨境电商

摆脱代工生产 滞销产品卖到国外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惠东鞋企存在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企业招工难等问题。近年来,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缩窄让惠东鞋企感叹“日子不好过”。

疫情之下,一些鞋企积极开展新业态,“危”中寻“机”。惠州市中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明实业”)这家鞋企就开启了跨境电商一扇新的大门,2年跨境卖鞋,收获了2000万的产值。

中明实业总经理林美祥大学毕业不久,回惠东家乡创业,企业做了十几年的外贸出口工作。林美祥回忆,“为了摆脱一直代工生产的局面,我们企业从2019年7月就开始尝试跨境电商业务。没多久疫情就来了,这对传统生产企业冲击很大。”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时跨境电商的优势很快就表现出来。“我们企业通过全球的各电商平台,把原本滞销的产品直接卖到国外市场去。”

从几十万到800多万的产值,中明实业2020年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相当于他们生产线年产值的1/3,直接带动了100多人就业。

为抓住发展趋势,中明实业在2021年继续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投入,优化团队,调整发展模式,开启了中明跨境电商供应链之路。“我们尝试让更多传统代工的中小型工厂也参与进来,逐步拓展销售渠道,2021年共收获了1200多万元产值,就相当于直接带动了7-8家中小型的鞋厂及相关加工厂,带动了近200人就业,跨境增长趋势非常明显!”林美祥更坚定了信心。

2022年,林美祥希望逐步解决跨境人才的问题,通过本土技术人才再培养,及与惠州学院进行校企合作,引入更多年轻的力量,为惠东跨境电商的发展,增加持续的发展动力。

工艺升级

加大鞋业产品研发与创新、培养人才

经过40年的工艺传承、技术创新,惠东女鞋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但由于长期面向海外市场,受大环境影响,实际上从2011年起,惠东鞋业就已遭遇瓶颈。对于企业而言,练好内功,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在复杂的形势下取得主动。始创于1993年的惠州龙源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鞋业”),积极寻求出路,在产品创新和研发、培养人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龙源鞋业主要从事各式女鞋、童鞋的开发设计与生产加工,目前具备年设计款式700款。”龙源鞋业董事长秘书李佳儿向南都记者介绍,公司2021年度的出口总量达到400多万双,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

为更好解决鞋业产品创新和研发的短板问题,龙源鞋业近年兴建了惠州上正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正鞋业”),作为总部经济开发中心。南都记者一行人来到“上正鞋业”,这里还没正式运营,整个空间设计充满现代感。李佳儿介绍,这里设立制鞋产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将更好地去破解制鞋工艺和材料应用,改进鞋品的质量,降低其生产成本。

李佳儿透露,目前行业人才比较缺乏,制鞋产业培育中心将会围绕鞋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趋势,布局高端新材料研究开发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

疫情带来的二次冲击,让惠东女鞋加快了转型步伐。南都记者了解到,为推动惠东县鞋类产业转型升级,惠东县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地址就设在惠州上正鞋业集团有限公司,能多元化、多渠道地为当地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将更好提昇惠东县鞋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

个性定制

推动传统制造业奔向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是未来的趋势。惠州市速造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造鞋业”)用科技赋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奔向数字化转型,让消费者穿上自己定制的鞋子。

“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这种单双鞋可以下流水线,这是一种个性化定制。”速造鞋业总经理邱明称,老一辈观念里,会觉得单双鞋下流水线,是实现不了的。我们尽力解决制鞋产业的难题。”从2015年起,邱明开始尝试新路子,以科技赋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奔向数字化转型。他投入巨资,打造制鞋行业独具特色的数造智能中台。

在速造鞋业里,可以看到一条生产线上,不同的工人正忙碌生产不同类型的鞋子。“消费者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到个性定制的鞋子,48小时交付。”邱明介绍,公司进行柔性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还可追溯。打开系统,从顾客下单,到采购、排产、发货、售后,各个环节一清二楚,管理者可以随时远程查看和管理工厂,目前已经完成了200多万双个性定制订单。”

鞋业转型

将制定促进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

惠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平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邬文钧表示,一直以来,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鞋业发展,坚持因势利导,扎实推进鞋业发展“1+6”(一个鞋业发展规划,每两年举办一届鞋文化节,建设一个电商产业园、一个国家鞋检中心、一个时尚创意学院、一个鞋业总部经济园,培育一批鞋业龙头企业)战略部署,引导制鞋产业链条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两端拓展。

近年来,惠东全力推动鞋业外贸转型升级,惠东时尚女鞋成功获得国家商务部“惠东县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认定,并成立了基地工作站;聚焦“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重要贸易国及主要到会国等市场,组织鞋类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云推介等系列活动。

惠东还在推动鞋业数字化发展、打造“惠东女鞋”区域品牌、发展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接下来,惠东将多维度探索鞋业发展的道路,如:研究制定促进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扶持外贸企业重点是惠东鞋企;研究制定惠东县鞋业行业团体标准,对标国家“叁同”产品标准,评选惠东女鞋“优质供应商”;深入对接省、市贸促会,多元化、多渠道地拓展对外贸易,促进惠东鞋业发展。

数说

去年惠东全县产鞋9亿双外销6亿双

从1981年惠东县黄埠镇兴办第一家制鞋企业至今,惠东培育出黄埠、吉隆、平山、大岭四个鞋业镇。全县制鞋企业已发展到4088家,鞋材鞋机、纸品包装等配套产业1032家,女鞋类目网店超6000家,共创市级以上品牌107个(件),形成了原料供应、模具加工、成型组装、包装装潢、产品销售一条龙、以时尚女鞋为主打产品的鞋业发展格局,60多个国内外鞋类知名品牌选择惠东企业作为制造商。惠东还被授予“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称号,通过了全球采购基地(惠东·女鞋)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认证。惠东女鞋以外销为主,2021年,惠东全县产鞋9亿双,外销数量达6亿双。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

摄影:南都记者 谭伟山

(经济观察)稳外贸 福建从“新”出发

中新社福州4月5日电 (记者 龙敏)新政策释红利、新航线添动力、新业态增活力,推动了福建稳外贸从“新”出发。

作为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福建经济外向度较高,外贸出口是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叁驾马车”之一。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福建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外贸出口高达1.21万亿元。

资料图为客商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2023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上参观咨询。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郑义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已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外贸稳增长任务艰巨。

今年以来,福建持续在新政策、新航线、新业态上发力,为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政策持续释红利。官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福建省“商贸贷、外贸贷”累计支持816家中小微商贸、外贸企业融资(含个体工商户),授信总额24.59亿元,放款总额21.86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支持279家企业融资,授信2.66亿元,放款2.61亿元,支持企业数比去年一季度多244家,放款金额同比增长95%,让政策惠及更多企业主体。

资料图为在2023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上,福建泉州晋江市参展企业展示外贸鞋款。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自今年4月1日起,福建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据海关透露,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宁德港、漳州港、莆田港列入启运港和经停港,福州江阴港区、厦门海沧港区、东渡港区列入离境港,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符合条件的货物自启运港(或经停港)运出,即视同出口,企业可提前申请退税,有效缩短企业获得出口退税的时间。

新航线持续添动力。日前在厦门举办的2023“丝路海运”年会暨春季峰会上,第11批共计6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对外发布。至此,“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总数达100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117座港口,为福建开辟了一条条国际物流通道。

同时,福建港口集团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等共同签署合作意向书,由五方组建海铁联运业务平台,将在海铁联运领域精耕细作,以资本为纽带,探索港口与铁路的互动模式和合作路径,开辟西连内陆,南接台湾、东南亚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为畅通物流大动脉、促进区域经济联通提供有力支撑。

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表示,将通过业务合作、港航资源整合,不断拓展新的货源腹地,借助海铁联运等,为外贸“出海”提供新选择。

新业态持续增活力。跨境电商作为中国外贸的新生力量,动力十足。依靠传统产业带的优势,福建一批自主品牌不断涌现,通过生产流程再造、渠道多元化等方式,成为激活传统外贸的新引擎。

3月19日,2023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在福州举办,客商在塑料制品展台参观咨询。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福建泉州晋江市,中小企业跨境订单占比持续扩大。位于晋江的福建震龙鞋业有限公司业务部销售Sunny说,以前外贸订单都是面向国外采购商,如今往往是B端客户直接来拿货,跨境电商订单占比持续上升。“目前,跨境订单增量大概在20%左右,传统外贸订单与跨境订单的占比大概为六比四,同时跨境订单的利润比传统贸易订单高。”

30多年来,位于晋江金井镇的福建省宝能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专注外贸市场,主要生产LED照明产品及各种玩具、圣诞礼品等。如今,跨境订单已成为这家外贸企业的主力,占比超50%。该公司业务经理许英伟说,跨境电商给中小企业打开通往外贸领域的便捷通道,自公司开拓跨境订单以来,整体业务量上涨超过20%。

今年3月在福州举办的2023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40亿美元。福建省进出口商会会长阮卫星认为,伴随着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崛起,福建传统产业带下的中小企业迎来了新机遇,将突破地域限制,直接面向全球市场,开拓更多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额和利润空间。(完)